海外利益保护与中国海外安保产业

来源:e星体育    发布时间:2024-09-02 14:08:49 点击:1次

  本文结合企业海外安保服务的实际经验,回顾了中国海外安保的发展历史,总结中国海外安保近些年来取得的成果,分析了目前海外安保的产业体系和市场现状以及在国际市场之间的竞争下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从政府支持和公司发展两个角度,对中国海外安保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若干思路。

  海外安保在性质上属于跨越国界的私营保安服务,即“用市场的方式提供境外的安全保障服务”。相较于国内的安全环境和形势,海外某些国家和地区的安全风险更高、更复杂、更陌生,因此就要求安保公司提供有别于国内安保等级的、专业化程度更高的安保服务项目。

  随着“一带一路”和慢慢的变多的中国企业与人员“走出去”,海外利益保护成为日益得到关注的问题,海外安保是海外利益保护的一个组成部分。海外利益保护是指保护境外的中国公民、企业与机构的人身、资产以及生产经营活动免受威胁或侵害。海外安保通常特指境外项目或者机构招用人员或者聘请专业安保公司在海外开展的守护护卫、警戒巡逻、押解押运、安全咨询、安全风险评估、安全检查和技术防范、突发事件处置与救援等活动。

  需要强调的是,海外安保的对象通常是主权事务之外的非国家行为体的海外权益,因此,除非遇到特别重大的事件,正常的情况下都不会动用国家的力量提供保护,而主要是依靠私营部门通过市场的方式来解决。因此,海外安保的主体是私营安全公司(PSC),依据市场的规则提供符合母国、东道国法律以及国际行为规范的合规性安全服务,被某些媒体夸大的美国黑水公司之类的私营军事公司(PMC)实际上只是美国政府在阿富汗、伊拉克战争期间扶植起来的特殊类型的安全服务,并非海外安保市场与行业的常态。

  目前,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在指导海外安保工作方面的文件主要有:《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等部门关于加强境外中资企业机构与人员安全保护工作意见的通知》([2005]48号);商务部、外交部、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国资委、安全监管总局、全国工商联联合发布《境外中资企业机构和人员安全管理规定》(商合发[2010]313号)、《境外投资合作境外安全事件应急响应和处置规定》(商合发[2013]242号)等。

  2017年6月26日,习主席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六次会议的讲话中强调:“境外企业和对外投资安全是海外利益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党对境外企业和对外投资安全工作的领导,在国家安全体系建设总体框架下,完善对境外企业和对外投资的统计监测,加强监督管理,健全法律保护,加强国际安全合作,建立统一、高效的境外企业和对外投资安全保护体系。”此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境外企业和对外投资安全工作的若干意见》。

  本世纪以来,中国海外安保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起步期,2003 年开始,中安保收购国外安保公司,迈出了海外安保业务的第一步。成长期,2010年开始,随着行业改革以及《保安服务条例》出台,非公有制企业开始正式进入安保行业,以德威为代表的几家民营安保公司将海外业务作为主轴。壮大期,2015年开始,国家顶层加强和重视海外安保工作,特别是中铁建马里事件,刺激着中国安保行业涌现出慢慢的变多的海外安保企业。专业化发展期,从2017年开始,经过多年的海外安保业务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但更多的是吸取这次的教训,大部分中国安保公司趋于成熟和理性,纷纷开始思考自身海外安保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以及如何有效“走出去”、如何赢得市场认可、如何长远发展等一系列问题。

  首先,安保市场从无到有,形成了市场供需关系,并不断得到规范和发展。目前,已经有多家中国保安企业为“走出去”的客户提供多种类型的安保服务。在公安部的指导下,中国保安协会在2016年推出《中国海外保安服务企业推介名录》,旨在规范中国保安企业组织海外业务,带动行业整体发展。

  其次,在引进和消化国际先进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形成切合中国特色的海外安保业务体系。商务部委托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商会在2012年推出了首部《境外中资企业机构与人员安全管理指南》,2017年又在广泛调研企业海外安保实践的基础上推出了修订版,被认为是一部兼具理论与实践性的指南,得到了客户企业的广泛肯定。

  最后,结合市场需求,行业内部分工日益细化,提高了海外安保的专业化水平。中国保安企业已经从最初简单的服务供应,逐步转变为分层分类服务供应,以便客户有明确的目的性地进行选择。

  随着近年来中国海外安保需求的上升,中国的海外安保产业也逐渐形成规模。走出国门的各类中方机构及人员在面临安全风险且国内执法力量受到主权的限制无法延伸至当地,而当地政府的安全治理能力又不能够满足需求的情况下,私营安保公司的服务模式就成为了某些特定的程度上的刚需。

  根据有关行业协会的统计,目前国内约有50家保安服务企业、咨询类公司、安防科技公司在不同程度上为客户提供海外安保服务。开展海外安保服务的中国公司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

  第一,以国内业务为基础拓展海外业务的传统安保公司。这类企业具有国内安保执照,以国内业务为主,因此收入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具备相当强的实力。但海外业务不是其主业,对外拓展的动力可能不足,另外这类公司也缺少高端专业人才,因此海外业务能力则比较薄弱。这类传统安保公司占海外安保公司的多数,其中佼佼者有中安保集团、华信中安、中保华安等。

  第二,以海外服务为主业的专业安保公司。这类安保公司的从业人员大多来自公安部、军队系统,是拥有海外维和经历、或从特战部队或警卫部队退役的人员,他们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及一定的国际视野。这类企业主要开展派出人员的安全培训、驻外营地内保业务。这类专业安保公司包括德威、伟之杰等,但由于其依赖海外项目收入,因此容易存在经营不稳定、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

  第三,开展境外安全风险管理咨询的公司。这类公司包括安库咨询(icover)、东方锐眼、中安华盾等,公司人员由具备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员组成。这类公司具备较强的研究能力和海外资源,但大多数都还没形成规模化的经营。

  国内从事海外安保产业的从业者主要由三类人构成:一是行业型,大多数来源于保安服务相关的强力部门,如公安干警、退伍兵、特警、特种兵等;二是涉外型,主要是来自涉外部门和行业,如情治部门、外交部门、国际政治、外语等;三是商务型,主要是具有国际管理、国别运营等商务专长的人才。

  中国保安公司可以提供的海外安保服务,对应安全的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流程大致上可以分为三大类。

  第一,风险评估和出国人员安全培训。外交部、商务部等相关部委对中资机构“走出去”明白准确地提出了“不评估不立项、不培训不派出”的要求,这方面服务是与这些要求相对应的,客户的真实需求比较普遍。

  第二,安全管理和安全保障。这方面服务主要是面向中资机构“走出去”所涉及到的大部分常态化安保需求,包含很多具体的工作项目,如安防体系设计、安防管理、人力安防、技术安防、情报预警、安全公关等。

  第三,突发事件处置。中资机构“走出去”遇到紧急状况下,特别需要这方面的安保服务,比如反绑架、紧急撤离、救援等。但此类服务的专业性较强,协调和实施难度也较大。

  从区域上看,国内安保企业在海外承担的项目多数集中在以下几个地区:中亚、东南亚、拉美、中东、非洲等地的石油营地驻防、管道巡查、人员随卫;拉美、中亚、西亚、非洲等地的矿业营地驻防、人员随卫;非洲、巴基斯坦等地工程承包、基建工程建设项目的营地驻防、人员随卫;印度洋航线的海上护卫;在非洲、拉美等华人社区,配合官方派出的警务联络官建立警民合作中心。

  走出国门的私营安保公司在国际上自然要面临外国同行的竞争,其竞争对手大体上分为跨国型和本土型两类企业。跨国型安保公司规模都很大,比如杰富仕(G4S)、化险咨询(Control Risks)、加达国际(GaradaWorld)、保赛固(Prosegur)等的业务基本上覆盖全球。在很多安全形势复杂的国家(地区),本土型安保公司垄断了当地安保市场,比如南苏丹的VSS公司、肯尼亚的KK公司等。

  在国际安保市场上,中国安保公司目前所占的市场占有率非常有限,不足10%。即使是中方客户的海外安保需求及订单,中国安保公司所占份额也不足40%,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订单是中国安保公司接单后再转包给外国安保公司执行。

  中国海外安保服务存在的主体问题表现在国际化水平不足、属地化能力不够,安全服务能力还不能充分满足“走出去”的中国机构与个人客户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市场能力不够。中国的海外安保以“走出去”的大型国企的海外项目为主,“走出去”的国企数量本身就有限,“走出去”走到需要安保力量的高风险国家的国企和项目就更加有限。对很多企业尤其是工程承包企业而言,海外项目的利润本来就很薄,很难额外支付大笔的安保费用,若企业的海外风险意识不足,甚至不会考虑这笔支出。

  第二,业务能力不够。现有的海外安保业务还停留在营区内“内保”的低水平阶段,走出国门却走不出营区大门。很多国家在政策上明文禁止外国人持枪,甚至不允许外国保安力量的存在,而没有武器,连门口站岗也站不了。海外安保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除了派遣保安的人防之外,还需要物防、技防、工程、技术、管理、情报等各方面的配套设计,这方面的综合能力和经验对中国现有的保安公司而言更是薄弱。

  第三,国际化水平不足。由于缺乏必要的语言能力、情报能力、外交能力,已经“走出去”的安保力量也只能在外国保安提供保护的围墙之内待着,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国际化和属地化的作业。中国海外保安目前还主要停留在跟随客户“走出去”的模式,并未形成在目标国家开展国际化运营,强调属地化服务的能力。

  此外,大量中国保安企业“一窝蜂”地开展人力安保、出国人员安全培训等门槛低的服务项目,出现“同质化”“低水平”“价格战”的恶性竞争的状况,甚至不乏“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乱象。

  海外利益保护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包括外交领事保护、军队非战争行动、企业自身责任、公民安全意识、专业安保服务等各个层次和方面。从安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角度看,尽快扶持本国专业安保企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壮大,提升“国际化、合规性、属地化”的服务能力是当务之急。从政府的角度,应着力于:第一,进一步明确和强化海外安全的企业风险主体责任,加强企业负责人的海外安全考核问责制度,制订企业海外安全经费支出指导性文件,为海外安保项目支出提供政策依据;第二,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为保安企业“走出去”提供定向信贷支持;第三,支持有实力的专业保安公司上市,筹集资金以尽快壮大企业实力、培养海外安保服务的能力;第四,国保安协会作为行业协会应出台市场准入与规范性措施,敦促企业遵守行业国际规范及东道国法律和法规,促进海外保安行业健康发展。

  从企业的角度,中国安保公司应尽快提升国际上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提升国别属地服务能力、应急能力、情报预警能力等关键竞争力。短期内, 要追赶国际领先水平,可遵循以下三个途径:第一,以金融和保险为驱动, 通过跨境收并购实现跨越式增长;第二,重视人才建设和核心竞争力建设, 尤其是具备国际安保市场运作能力的人才队伍建设;第三,将科技、制造、互联网+等中国领先元素引进安保领域,形成后发优势和创新发展。

上一篇: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
下一篇:火热的应急行业安防集成商能做点什么?